close

最近日子過得混混沌沌的,也不知在忙些啥東東,就是無心也無
閒暇在網誌上;
手作也全部都在停工中,響應一下經濟的不景氣ㄇㄟ

手是空了下來,不過眼睛和腦袋還是得動一動,不然碰到這樣冷颼颼
的天氣
,馬上就會結冰透逗囉!

 手邊有好幾本書都還在等待我的臨幸,每本都想看,每本都沒看…..
唯獨對這本聽見西藏愛不釋手,不願放過任何可以神遊西藏的
時刻
……..


邱常梵的「聽見西藏」,對許多人來說並不陌生,去年開始在
網路上大量流傳著關於
~~

一個年過半百的媽媽,獨自背起行囊一趟西藏行腳。旅行過程中,
看到的不只是山、不只是景,更多的是看見自己。仙境般的影片、
感性的文字加上空靈的音樂,讀來令人感受特別深。

http://oldlady.idv.tw/old/2006/love_2006/51_xizang/index.html


書上這麼寫著。….「旅途中最能深切體會任何事物都是因緣合成,
只有在經歷過後,才知道那都是冥冥之中的安排,每一個轉折都有
他存在的意義。」透過與人的相遇,或只是過客,或成了旅遊的伙
伴;有如人生旅途一般,不同時段有著不同的人相伴而行,有時卻要
自己獨自行走。   

旅行中她寫到「隨不是跟隨,是順其自然,不強求,不過度,不躁
進;隨不是隨便,是把握機緣,不悲觀,不刻板,不慌亂,不忘形。」
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
摘錄讀後感想片段,或許是契合近來的心境吧! 感受格外的清晰~~

一山分四季,十里不同天

作者行至邦達,此地從4700公尺 海拔一路下降至2700公尺 ,高差2000公尺 ,因此用「一山分四季,十里不同天」來形容此橫斷山脈的地理氣候,但如果拿來形容人何嘗不是呢?當一個人無法看管好自己的心,恁它牽著自己四處亂竄,就像「一山分四季」一樣,在短暫的時空內,情緒如春夏秋冬輾轉起伏,無時無刻不受外境影響,在冷熱中煎熬,一顆心永遠也無法安寧。

人生的秋天

遊至四季分明的巴松措,山光湖泊的秋景最令人驚豔,光是五顏六色的山林變化,就能看得人目眩神迷;
人的人生若也分成春夏秋冬,來到中年,就好像走進生命的秋天,是一年中最美的時候,大地鋪滿橙黃色的溫暖,山木塗抹著五彩的燦爛,氣候清爽溫和,農稼物成熟豐收.........
而人生的秋天呢?雖然青春如翠綠、灼熱的夏天,已經過去了,但何必稀噓,成熟、圓融的中年特質,就如同溫暖、豐收的秋天,擁有更多的包容,更多的智慧,足以從容自在的走向冬天。



餵蛆&餵鷹

天葬
~是藏族獨有的喪葬形式,想像著屍體被天葬師一一刴碎及眾多兀鷲爭食碎肉,總有一番的心靈衝擊。全世界對死亡看得最淡的民族應該就是藏族吧,把死亡看作就像脫下一件穿爛的舊衣裳,而這件宛如破爛舊衣裳的軀殼,最終還是可以拿去餵養兀鷲,作為這一世最後布施行善,體現佛教利他精神。

人活著的時候,貴賤貧富可以相差千萬里,唯有死亡,是如此公平。
漢人堅持土葬,說穿了,土葬和天葬的差別就是一個餵蛆一個餵鷹,想想好像餵鷹比餵蛆好一些喔!
我可能會選擇火化吧!簡單乾淨! ^^



美食&黃金

行走於大陸地區(較原始落後地區),最要忍受的就是廁所時間了,沒
門不打緊,還要小心「黃金遍地」,令人觸目驚心;
試觀想,這些不就是從口中吃進的所謂「美食」嗎?只不過是前後
不同時間而已,呈現不同的面貌罷了!
佛法教導我們「無分別心」、「諸法空相」,為何都只喜歡前段的美
食形式?討厭後段呈現的相;換個角度想,所有的人事物原本都是美
好的,只是放的位置與時候適不適合而已。美味食物放入嘴裡「好吃」,
沾到衣服變「骯髒」;吞下去「有營養」,吐出來變「噁心」。
就連一般人認為污穢的屎尿,只要放對地方,都能滋養大地,種出
營養健康的蔬菜,栽培出賞心悅目的花草樹木。心念一轉好像就不
再那樣的煩惱了。
 

 

藏族阿嬤的幸福

台灣的老一輩,年輕時勞祿於生計,養育兒女,無暇思索其它;到了
老年物質不虞匱乏,但子孫各有各的世界,日子一下子呈現空白,生
命凸顯出心靈的無所寄託,於是,埋怨、叨念、找碴佔據了晚年生活
中的大半。
藏族老人單純的朝佛、轉經、誦咒,日子在平淡中也過得極有意義。
在朝聖的路上走多少算多少,心意不打折,體能的限制讓他們很隨
緣,就算生命的最後一刻倒在轉經的路上,是榮耀也是一種幸福。



感受太多啦!但是打字太慢了,所以還是自己去看書比較精彩囉!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fiona婧婧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15) 人氣()